西迁国学社举办第六期“国学大讲堂”——《道德经》经典导读系列(二)
近日,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迁国学社联合“陆卫明名师工作室”于B100教室成功举办第六期“国学大讲堂”活动,主题为“《道德经》经典导读系列(二)”。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思政部主任助理,陈晋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。活动由西迁国学社指导教师常媛主持,吸引了我校众多国学爱好者热情参与。
讲座伊始,陈晋副教授详细讲述了《道德经》这部著作的意义及其对外传播的情况,指出尽管《道德经》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,但在中国国内的普及程度却远未与之相称。随后,他区分了道家哲学与道教信仰之间的差异,并引用钱钟书先生的观点,强调将两者等同视之为一种误解。
在版本推荐环节,陈副教授建议读者选择王弼本,解释了毛主席为何推崇该版本,并提到韩非子是历史上首次对《道德经》进行注解之人,将其思想应用于国家治理之中。陈副教授还对老子本人的故事进行了介绍,使在座的同学们对这位古代哲学家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。
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围绕《道德经》中的“无为”思想展开。陈晋副教授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和生活实例,解释了“无为”并非消极地不作为,而是“不妄为”“不多为”“顺势而为”,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,避免不必要的干预,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趋势。并引用《道德经》第11章“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有车之用”的例子,形象地说明了“无”的深刻含义,即空虚和无形的事物实际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。
陈晋副教授不仅知识渊博,能够将国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,还鼓励大家结合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,积极思考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。讲座期间,同学们踊跃提问,与陈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,现场气氛活跃,反响热烈。
为了进一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西迁国学社计划在未来继续举办“国学大讲堂”系列活动,预计将会陆续推出《庄子》、《周易》、《诗经》等经典作品的专题讲座。西迁国学社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,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并热爱祖国的传统智慧,同时也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作出积极贡献。
此次“国学大讲堂”第六期“《道德经》经典导读系列(二)”讲座圆满结束,得到了参与者的广泛好评,大家都表示意犹未尽,热切期待着下一期的精彩内容。